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轉發釋慧善比丘尼提供的材料

轉載自-http://www.tbdchq.org/menu.php?cat=detail&id=1482252771



轉發釋慧善比丘尼提供的材料 
  國際佛教僧尼總會收到了釋慧善比丘尼交來的一些材料,內容是有關她本人以及蔣貢康仁波且被深圳公安酷刑逼供,要求他們配合公安來誣陷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今天發的這些材料是他們二人親自所寫,蔣貢康的錄像也是他們提交的。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是最善良、最無私、最慈悲的佛教最高領袖,據本會所知,近二十年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不但不收任何人的供養、財物,而且祂自己賣畫的錢也捐贈給我們僧眾和救濟貧困,卻竟然被公安誣陷迫害,實在是令我們痛心。而且,公安還竟然把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心血勞動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說成非法所得,全部拿走,實在令人啼笑皆非。佛陀就是佛陀,卻從來沒有伸冤叫屈,一切以大悲利生為本。
  但是,作為一個佛弟子,如果我們面對佛陀所遭受的無端迫害還無動於衷的話,那就喪失了一個做人的基本道德和良知。現在根據釋慧善比丘尼的要求轉發給所有佛弟子,讓更多的人了解羌佛被迫害的真相,讓被蒙蔽的那些善良人士清醒過來,不要跟著無端誹謗佛陀。我們希望的是社會吉祥,人類充滿善良的本質,像佛陀一樣,無私利他,讓國家、讓世界更加和平昌盛。
  還有,總會收到了高僧長老們拜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為師的一點錄像帶,儘管二十多年前的錄像不能與現在的高清圖像相比,但是,這是異常珍貴的鐵的事實、歷史記錄,不僅從一個側面記錄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偉大,也告訴人們,事實終歸是事實,謊言再怎麼編造誹謗,在事實面前,同樣化成一縷青煙!



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 http://www.hhdcb3office.org/
H.H. Dorje Chang Buddha III Cultural and Art Museum http://www.hhdcb3cam.org/htmlpages/
古佛降世 第三世多杰羌佛 http://tbdcbts.blogspot.com/
第三世多杰羌佛南台雨露 http://stdpamail.blogspot.com/
慈悲的佛陀第三世多杰羌佛 http://enlightenyourpath.blogspot.com/
世界法音出版社   http://www.worlddharmavoice.com/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網絡謠言的背後,是利益與道德的拷問

轉載自-http://tbdcbts.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17.html?spref=fb&m=1

謠言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造謠者有意識地將事件真相篡改,並操縱利用以達成某種利己傷人的目的。對於一個記者或編輯而言,其任務是正確、客觀、完整的報導,這意味著盡可能不讓自己的觀點去影響報導的公正性。如果主動地推動自己的主觀立場,立場先行,使用編輯手段扭曲原意,或者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故弄玄虛,偷樑換柱,那就違反了新聞寫作最基本的原則,喪失了新聞道德和職業操守了。
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對於讀者而言,我們應該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面對網絡上漫天飛舞的炒作、假新聞,我們不能因為擔心受到傷害,便愚蠢的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觀念支配,拒絕思考真相;也不是將謠言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以發洩心中對社會某種現象的不滿,這些都是不明智的。
在這芸芸眾生追逐名利、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年代,不論是媒體編輯還是讀者看客,堅守道德和良知,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我們的網絡空間才會變得天朗氣清,帶給我們更多正能量!





佛教典事-愛與溝通

轉載自-http://www.tbdchq.org/menu.php?cat=detail&id=1238635831

愛語溝通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需要好的人際關係,希望與別人相處和睦,能夠建立良好的友誼,彼此溝通意見,互信互助。人際關係相處得好,就是通常所謂的人緣好。人緣好是安全感的來源,是事業成功的要件。佛法認為善緣是助道的工具,是實現圓滿人生的機會,也是與別人互相影響,提昇人性的橋樑。因此,學佛修行的人應該重視如何與眾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大般若經》云:「十方世界如恆河沙等國土中,諸菩薩摩訶薩以四事攝取眾生。何等四?布施、愛語、利益、同事。
  此段經文的意思是說,無論在任何地方,一切大菩薩總是透過四個基本原則與眾生建立關係,令其生起親愛之心,而引入佛道。這四個攝眾的原則,即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也就是通過布施錢財、佛法,使雙方情誼逐漸加深,從而利於教化對方;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其心生歡喜,願意來親近,以達到度化的目的;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對方;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接近,隨眾生根性、所樂而一起共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這就是菩薩濟度眾生所行的四攝法。
  許多人都想要改善人緣,但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這是因為不知道善緣永遠是建立在自己對別人的誠懇和尊敬上。人與人之間情感作用的原則即是互動,自己常關心別人,關切其生活、想法或痛苦,別人自然也會由內心對我表示關懷。人正因為能夠關愛別人,自己才變得堅強充實,也正因為與別人的關係是和好的,所以才有自在落實的感受。
  在四個攝眾原則之中,「愛語攝」就是以良好的語言溝通,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了解。語言是最普通、最有效的溝通工具,人們每天都要講話,所以學習講話技巧實在是非常的重要。
  有一次,在菜市場上,兩個生意人由於爭吵互不相讓,結果打了起來,打成一團,旁邊立刻圍滿了許多觀看熱鬧的人。在市場買賣的朋友,趕緊將他們兩人拉開,但是兩個人仍然非常氣憤,彼此叫罵,咬牙切齒。為什麼他們會吵架呢?起因就是一個說薛平貴就是薛仁貴、一個說薛平貴不是薛仁貴,兩個人竟然為了這件小事而爭論起來,放下生意不做,憤怒的大打出手,破壞了彼此的友誼,說起來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檢討,即不難發現有許多人惡臉相向的原因,往往就是由於三句話不投機所引起的,比如夫妻的相處,語言溝通不合意,幾句話就吵起來,或親子之間的交談,略微不注意,很快就變成了代溝。
  不良的語言溝通,有幾種可能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情緒不穩定容易激怒生氣,稍不如意,就出口攻擊批評,責備別人,傷害對方的自尊。其次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自己的觀點,不考慮別人的立場,不允許別人插話,不耐心聽別人的意見。第三個原因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原則不敢說出真心話,作出錯誤的答應,或者勉強接受對方,委屈自己,事後反悔,造成困擾。最後一種原因就是缺乏說話的訓練不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意思,而造成彼此的誤解。
  當自己感覺受到別人刺激的時候,千萬不要馬上說話,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稍微緩和下來再開口,這樣才不會因衝動而說出激憤的話。自己要學習欣賞別人的意見,看別人究竟與自己的意思相差多遠。養成習慣用商量協調的方法與人溝通,減少爭辯逞強,避免勉強去接受別人的意見,因為這對彼此都沒有好處。此外,講話語氣要溫和,不可武斷,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隨喜讚揚別人,讚揚別人要針對事來讚揚,而且表示自己的真誠。這就是以良好的語言溝通與眾生建立善緣的方法。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台雨露: 《藉心經說真諦》編者註

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台雨露: 《藉心經說真諦》編者註: 《藉心經說真諦》編者註 《藉心經說真諦》編者註 《藉心經說真諦》的主體內容,是根據二十年前(一九九二年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H.H. 第三世多杰羌佛 在行園金剛壇城所作佛法開示的錄音記錄整理而成。其時 H.H. 第三世多杰羌佛 的佛陀身份未被揭曉,這...

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台雨露: 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 特別公告 望大家看到以下公告,互相傳遞功德無量

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台雨露: 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 特別公告 望大家看到以下公告,互相傳遞功德無量: 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 特別公告 望大家看到以下公告 , 互相傳遞功德無量 經過這兩年對為師者和行人們的書面考試 ,從實踐中驗證出,具有尊 者、法王、大活佛、法師稱號之上師身分的人,他們的經律論書面答 卷成績,百分之九十八的為師者都沒有考過六十分,有的法王、 活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台雨露: 第三世多杰羌佛 獲授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Fellow職稱

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台雨露: 第三世多杰羌佛 獲授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Fellow職稱: 第三世多杰羌佛 獲授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Fellow 職稱 二百多年來第一位 世界藝術界心悅誠服 咸認華人之光 第三世多杰羌佛  獲授英國皇家藝術學院Fellow職稱-2004/02/10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頒授給 Master Wan Ko Yee...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佛教典事-綺語無意

轉載自-http://www.tbdchq.org/menu.php?cat=detail&id=1217994575


綺語無益 
 
  《佛說十善業道經》云:「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
  一、定為智人所愛。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是為三。」

  在美國邁阿密的一座水族館裡,曾經作過一個趣味的實驗:
  在一個大水箱中,一邊放了很多五彩繽紛的熱帶魚,另外一邊放進一條大鯊魚,當中則以一片堅固而透明的壓克力玻璃隔開。當大鯊魚進入水箱,一看到對面有五彩繽紛的熱帶魚,立即引起天賦吃魚的野性,因此牠游得很快,衝了過去,結果牠的鼻子,就撞上透明的壓克力玻璃,撞得頭昏眼花。可是過了不多久,當牠又看見對面的熱帶魚時,又再衝了過去,結果鼻子又撞上玻璃板。一位研究員在旁邊作記錄,計算這條鯊魚的鼻子到底有多少次撞到玻璃板上。這個實驗做了很多回,研究員發現,大約經過四十多次,當鯊魚的鼻子已腫得像饅頭那麼大的時候,牠才會停止往前衝。這時研究員就把壓克力隔板慢慢的升高起來,那些熱帶魚在大水箱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游到鯊魚的尾巴、肚子旁,甚至游到牠嘴巴前面,只要鯊魚張開嘴一口吞下去,可能會吞進幾十條小魚,但鯊魚卻是一動也不願動,為什麼呢?因為鯊魚經過一連串吃不到魚的打擊與挫折後,變成了習慣,牠已經放棄天賦吃魚的能力了。這個實驗,說明了習慣的養成對於生物有很大的影響。
  
  人也是習慣的動物,習慣成自然。人類的行為,往往都受到習慣的支配,只要多做幾次,多說幾遍,以後就不知不覺變成習性,而照著去做、去說了。有些人惡口不斷,或一直說謊,就是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所以要改,談何容易?
  
  佛教的修持很注重口業,如果是修善口業的人,他會好言安慰,鼓勵讚歎,甚至宣揚法音,成就無量功德;假若是造惡口業,他就會惡言惡語,黑白顛倒,或是挑撥離間,變成負面的作用,而種下惡因。因此,我們在平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不能隨便說話,該講得講,不該講千萬不要開口。除了不能妄語說不實的話、不能兩舌說挑唆的話、不能惡口說粗惡的話以外,還要不能綺語,也就是不說浮言靡語,一點意義都沒有的話。
  
  我們講話,本來應該說些有意義的話,或者說些有道德的話,或者說些有益他人的話,但是事實不然,每當三五人集合一處閑談時,總是說東說西,說些笑話,故意逗人發笑,或是說些言不及義的話,甚至黃色的話,引起別人的胡思亂想,或是花言巧語,甜言蜜語,使人愛聽,像這種無意義的話,誤導他人走上歧途,真是一種罪過。有許多人本來是很純潔的,因為受了綺語的影響,變成鬼計多端,而做出不正當的行為。最明顯的,例如流行的小說,描寫男女間的情愛,或作出情詞豔曲,使人看了滋生慾念,或者描寫太保太妹的行為,使青少年讀了不知不覺的也照這樣去做,而走上墮落的不歸路,這是多麼的罪惡!
  
  一個人平時喜歡說不三不四的話,不論他走到那裡,人家會說:「這個不正經的人又來了」,而對他抱有一種輕蔑的心理。綺語會惑亂人心,妨害風化,所以我們應該遠離。以學佛的人來說,彼此見面的時候,要問:近來用功嗎?念佛有否專心?打坐有沒有進步?大家互相鞭策與勉勵,一方面可以避免懈怠,一方面也可以離開綺語。
  
  以佛法的修持來說,錯釋經典,開示有誤,持咒不當,信口雌黃,斷人善根,亂闡佛理,這也都叫做「綺語」。有一些學顯法的人,因為不了解密義的高深偉大,便信口謗議,或心生疑惑,出口駁辯,這也會由於綺語不明的業力,而造作了口業的大罪。若犯口業的綺語戒,誤斷他人的善根或善念,重則墮地獄,輕則受惡報。所以說法的人,必須深入三藏,曉知法要,以求言正義正,否則悔之晚矣!
  
  佛經上說:「若人能夠遠離綺語,便能得到有智慧的人敬愛,對於任何問題決定會作確實的答覆,而且因為從來沒有虛妄的關係,會得到最為殊勝的威德。」
  
  說話是參與社會生活很要緊的條件,不但會影響個人事業的成敗,也關係家庭生活是不是幸福?希望人人多說質直語,養成良好的習慣,社會祥和,家庭美滿。